本章针对小组开展专业工作,熟练使用各种理论对小组开展服务。
快捷导航:
第一节 小组工作的概念和类型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和类型 ★★★
(一)小组工作的概念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由社会工作者策划与指导,通过小组活动过程及组员之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组员改善其社会功能,促进其转变和成长,以达到预防和解决有关社会问题的目标。考查形式一般是给出案例,判断案例中的小组类型是哪种,考查较多的是支持小组。
(二)小组工作的类型
1. 教育小组
(1)工作宗旨:通过帮助小组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或补充相关知识不足,促使成员改变其原来对于自己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从而实现小组组员适应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2)举例:家长技能提升小组、青少年性知识小组、了解国内事件的小组。
2. 成长小组
(1)工作宗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内在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2)举例:多运用于各类学生及边缘群体的辅导工作,如大学生成长小组、青少年的野外拓展训练营。
3. 支持小组
(1)工作宗旨:通过小组组员彼此之间提供信息、建议、鼓励和情感支持,达到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在支持小组中,社会工作者指导和协助小组组员讨论自己生命中的重要事件,表达经历这些事件时的情绪感受,建立起能够互相理解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相互支持的目的。
(2)举例:支持小组一般是由具有某一共同性问题的小组组员组成的,如新近丧偶小组、父母离异儿童小组、单亲妇女自强小组、癌症病友小组等。
4. 治疗小组
(1)工作宗旨:帮助小组组员了解自己的问题及其背后的社会原因,通过小组的经验交流和分享,加以资源整合或社会支持网络,治疗小组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从而改变小组组员的行为,重塑其人格,开发其潜能,促使其成为健康、健全的社会人。
(2)举例:治疗小组的组员一般来自那些不适应社会环境,或其社会关系网络断裂破损而导致其行为出现问题的人群,如为染上毒瘾的青少年而设立的小组、对施虐者的治疗小组、抑郁病人小组等。
二、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
(一)场域理论
主要观点:①行为环境论;②生活空间的概念;③此时此地。
(二)小组动力学
主要观点:①小组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小组成员相互依存的内在关系;②小组面临着内聚与分裂的压力。影响凝聚力的要素包括组员间的吸引力、领导者作风、对小组活动的兴趣、遵从与交往;③小组成员行为随着小组的改变而改变。
(三)符号互动论
主要观点: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研究人类群体生活。通过符号的互动,人们形成改变自我概念,应对外在变化。
(四)镜中自我理论
主要观点:
- 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关系;
- 关于镜中自我的概念;
- 关于首属小组的概念(首属小组是指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
(五)社会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
- 关于学习与模仿;
- 关于替代强化;
- 关于认知的重要性;
- 关于交互决定论。
三、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特点 ★
(一)功能
- 塑造组员的平等意识和共同体归属感;
- 提供组员自我改变及被肯定的社会场景;
- 创造相互帮助、共同成长的学习机会;
- 打造增能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特点
- 小组组员的问题具有共同性或相似性。社会工作者开展的小组工作是由社会工作者指导的,将两个以上且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
- 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在小组工作中,强调小组组员的平等意识和民主参与精神。
- 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小组工作者通过创建与改变小组,创造并尽力维持小组中的治疗性因素,再通过这些治疗性因素发挥作用促进个体的改变与成长。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中运用输入希望、自我表露、互助支持、接纳自我、普遍性、利他主义等具有治疗性因素的专业技巧,促进组员的改变。
- 注重团体的动力。小组工作注重小组在解决问题中的发展动力,强调小组组员带着他们的特性和工作任务进入小组,与小组的情境结合,在小组工作者的领导下,产生互动行为,引起组员的改变、任务完成和小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