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三大理论等内容。
快捷导航:
第三节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一、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 每个时期都有与性有关的特殊矛盾冲突,人格的差异与个人早期发展中性冲突解决的方式有关。如果某一时期的矛盾没有顺利解决,性的需求没有满足或过度满足,儿童就会在以后保持这个时期的某些行为,即“停滞现象”。
- 当个人受到挫折或焦虑时,他就会返回到早期发展阶段,出现幼稚行为,如哭泣抽烟、酗酒等,即“退行”。
- 弗洛伊德的主要贡献是对意识的论述及重视童年期经验。
二、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类发展阶段论 ★★
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
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个人与其周围环境的互动起着主导和整合的作用。每个人成长的过程都普遍经历着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因此,将人的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早期、儿童中期、青少年、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八个阶段。
埃里克森特别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埃里克森的人类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如下:
发展阶段 | 冲突 | 重要的联系 | 任务 | 形成的美德 |
---|---|---|---|---|
婴儿期(0~1岁) | 基本信任 OR 基本不信任 | 照护者 | 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信任 | 希望 |
幼儿期(1~3岁) | 自主 OR 羞怯与疑虑 | 父母 | 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 意志力 |
儿童早期(3~6岁) | 主动 OR 内疚 | 家庭 | 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 | 目的 |
儿童早期(6~12岁) | 勤奋 OR 自卑 | 学校和同伴 | 学习重要的知识、技能和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感 | 能力 |
青少年(12~20岁) | 同一性 OR 角色混乱 | 同辈群体和角色模式 | 发展自我同一性 | 忠贞 |
成年早期(20~40岁) | 亲密 OR 孤独 | 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 对他人作出承诺,建立亲密联系。而非与社会疏离、专注自我 | 爱 |
成年中期(40~65岁) | 繁殖 OR 停滞 | 家庭、同事、社会规范 | 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与创造 | 关怀 |
成年晚期(老年) | 自我整合 OR 绝望 | 所有人类 | 回顾一生,坦然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对死亡充满忍惧 | 智慧 |
三、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一)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的过程,他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 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到2岁):儿童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如抓握、吸等)来认识外部世界。
-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凭借语言和各种示意手段来表征事物,但只会从自身角度来思考问题,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
-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可作出推论,形成了守恒的观念。
-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儿童能对抽象的和表征性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
(二)个体认识世界的原则
皮亚杰认为,在各个发展阶段,个体主要运用以下原则来认识世界。
- 图式原则:个体将活动系统化,在头脑中形成“心理图式”。
- 同化原则和顺应原则: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当有新的事物和刺激出现时,个体先用同化原则使新事物与旧图式发生联系,使新的信息被吸收到已有的图式之中;同时再用顺应原则把旧图式加以改变,从而使之与新的环境和刺激相适应,并最终形成新图式。
个体认知发展是个体持续适应环境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人类的遗传潜能与适当的环境刺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所起的作用相当。
71UP注:
- 图式:你的认知结构(比如:父母之前教你“天上飞的,白色的、有翅膀的,叫鸟”,你牢记不忘);
- 同化: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不改变原理的认识(接上文:某天,天空飞来一架飞机,你见了,大声喊“大白鸟、大白鸟”!——这就是同化现象);
- 顺应:在认识新知识的时候,发现之前的认知已跟不上,于是改变已有认知结构,使之适应新的知识(接上文:现在你要修改鸟的定义,并且学到了新的知识,那是飞机。
再举一个例子:3岁的小朋友会有“泛灵论”的现象,认为“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所以看到玩偶掉地上会说“玩偶别哭,抱抱你”。等他长大一些,发现玩偶不会讲话、不会笑,是没有生命的。小朋友改变了之前的认识,重新认识到“原来并不是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有的东西是没有生命的”。——这就是顺应现象)。
简单不严谨总结:同化:直接追加新知识;顺应:修改之前,然后追加新知识。
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同化、顺应中,寻求平衡,从一个平衡向另一个平衡前进。
不能做到“同化”的人,可能智力会停在原地,这个挺可怕的。
不能做到“顺应”的人,可能无法适应这个社会和生活,也很可怕。
所以,还是印证了皮亚杰的那句话:人的发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
科尔伯格提出了系统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三个水平是指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是指每个水平中又可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科尔伯格认为:
- 大多数 9 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 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 在后习俗水平阶段,人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一)前习俗水平(0~9 岁)
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
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二)习俗水平(9~15 岁)
第一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也称 “好孩子”定向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第二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治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
(三)后习俗水平(15 岁以后)
第一阶段: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看重法律的效力,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第二阶段: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
五、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 ★
行为主义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 在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心理学理论,他主张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
行为主义产生于美国20世纪初,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代表人物有华生和斯金纳等,他们把 S→R(刺激→反应) 作为解释人的一切行为的公式。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华生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否认遗传的作用,强调甚至夸大环境和教育作用。
(二)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
- 斯金纳对行为的界定包含感知、记忆、思维等有机体内部发生的事件。
- 斯金纳把行为分为反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 反应性行为:是由明确的刺激引起的;
(2) 操作性行为:是在没有明确的先行刺激下,有机体对环境的主动适应,是由行为的结果所控制。 - 强化理论:斯金纳认为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不在于本能或情感,而在于外界的环境条件。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这样,在操作行为中,通过强化作用便可塑造人的行为。强化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
斯金纳通过小老鼠压杠杆的实验提出了五种概念。社工中级考查对五种概念的理解,主要在正强化和负强化:
相关概念 | 强化技术 | 行为发生频率 | 例子(以学生上课为例) | ||
---|---|---|---|---|---|
强化 | 正强化(积极强化) | 给予一个愉快刺激 | 增加 | 学生上课积极发言 | 奖励喜欢的小红花 |
负强化(消极强化) | 撤销一个厌恶刺激 | 一个月不用做值日生 | |||
惩罚 | 正惩罚(积极惩罚) | 给予一个厌恶刺激 | 减少 | 扰乱上课秩序 | 多做一个月的值日生 |
负惩罚(消极惩罚) | 撤销一个愉快刺激 | 没收心爱的小红花 | |||
消退 | 已经强化的行为 | 撤销原有的强化物(需多次进行) | 为了获得老师注意力而上课积极发言 | 不予理睬 |
(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类行为的习得或行为的形成,不仅可以通过反映的结果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榜样的示范进行学习。这一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强调行为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影响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产物,强调认知过程对学习的影响,强调行为受认知的调节和自我调节。
- 既承认直接经验的学习,更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
- 注意到了三种强化因素(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对学习的影响,尤其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重要作用。
六、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理论——依恋理论 ★
(一)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把依恋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 前依恋关系阶段:这个阶段包括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其典型特征是具有“预先适应性”。
- 形成中的依恋关系阶段:这个阶段的典型特征是强调促进与重要成人保持联系的行为。在认出熟悉脸孔的过程中,婴儿显示出“选择性的社会微笑”,对不熟悉脸孔则较少作出微笑反应。
- 鲜明清晰的依恋关系阶段:在这一阶段,婴儿能够清晰地指明他们依恋关系的对象是谁。
- 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在第二年的某个时间,婴儿进入纠正目标的依恋关系阶段。此时,婴儿获得了自我观念,并且已经开始理解其他人的某些观点。
(二)依恋的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艾恩斯沃斯把婴儿的依恋行为分为三种类型。
- 安全型依恋:婴儿最初和母亲在一起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躁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会停止玩乐,并去探索,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会哭泣。当母亲返回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婴儿很容易被安慰。
- 回避型依恋:婴儿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待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 反抗型依恋:由于同母亲分离,婴儿感到强烈不安,表现出很高的分离焦虑。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另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七、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社会学理论
(一)符号互动论
1. 米德关于自我的理论
(1) 乔治·赫伯特·米德 是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米德认为自我分为主我和客我,是人们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2) 米德将自我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 模仿阶段(处于婴幼儿时期)
- 游戏阶段(处于儿童时期)
- 概化他人阶段(处于青少年时期)
2. 托马斯的情境定义
威廉·托马斯 认为,一个人对情境的主观解释(或定义)会直接影响他的行为,强调个人主观的情境定义在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二)标签理论
标签是人们对自我形象的界定与产生,自我形象是通过与他人互动产生的,他人的标签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