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教师
首席教师
发布于 2024-05-06 / 70 阅读
0
0

社工综合-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四)

本章主要介绍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三大理论等内容。

快捷导航:


第四节 人生发展阶段

一、婴幼儿阶段

---- 考情分析 ----
本考点在近几年考试中暂未考过,考生了解即可。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即所谓的人生生长发育的第一高峰期(第二高峰期是青春期),可以从身高、体重的变化上明显看到;动作发展最迅速,学会独立行走用手操作物体。
  2. 心理发展:记忆以无意识记忆为主,在后期开始出现有意识记忆的萌芽,2岁左右形成符号思维能力。从直观行为思维转向具体形象思维。
  3. 社会性发展
    ①社会化的基本过程:单纯社会化反应阶段(出生至6个月);社会性感情联结建立阶段(7个月~2岁);伙伴关系的发展阶段(2~3岁)。
    ②自我意识产生的三个阶段:游戏伙伴阶段;退缩阶段;自我意识的出现阶段。

(二)问题

婴幼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哺乳问题、母爱剥夺和弃婴问题。

二、婴幼儿阶段

---- 考情分析 ----
本考点在近几年考试中暂未考过,考生了解即可。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3~6岁时,儿童的小肌肉与手眼逐渐协调,使儿童获得胜任感和独立感;大肌肉发展逐渐成熟,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以达到某种目的。6~7岁时,儿童的脑重量接近成年人水平,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
  2. 心理发展:能正确掌握本土语言,词句发展迅速,初步掌握语法结构,口语表达能力日益增强,开始形成内部语言,开始掌握书面语言。
  3. 社会性发展
    ①从以自我为中心,发展到学会区分他人与自我。
    ②建立了性别角色判断的标准,形成了对性别角色的偏爱。
    ③自我意识得到发展(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④开始了道德(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社会交往范围变大。

(二)问题

学龄前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挑食偏食、攻击行为、电子产品依赖和自闭症。

三、学龄阶段

---- 考情分析 ----
本考点在近几年考试中暂未考过,考生了解即可。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学龄期儿童在生理上有进一步的发育;各方面技能有所发展;学龄期儿童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
  2. 心理发展: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得到发展;学龄期儿童注意力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范围逐渐扩大,分配能力逐渐提高,转移能力逐渐增强。
  3. 社会性发展:学龄期儿童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

(二)问题

学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儿童意外伤害、校园欺凌和儿童性侵害。

四、青少年阶段

---- 考情分析 ----
考查年份:2015年,2017年。一般会出1道单选题或1道多选题。 主要考查方向:青少年阶段的主要特征;②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青少年的各种生理机能逐步增强,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基本发育成熟。
  2. 心理发展
    ①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是通过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
    ②青少年阶段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情绪发展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
  3. 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进一步发展。宏观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逐渐扩大。

(二)问题

  1. 网络成瘾: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主要从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进行干预。
    ①预防层面。成人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协助青少年有效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防止青少年因为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中的压力而沉溺于网络
    ②治疗层面。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理论,有效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
  2. 青少年犯罪: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①开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展;②针对青少年罪犯,提供社区矫正服务,帮助他们重新回归社会。
  3. 青少年性行为: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①积极主动地开展性教育;②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观念和感情观。

五、青年阶段

---- 考情分析 ----
考查年份:2016年,2020年。一般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考查方向:①青年阶段的主要特征;②青年阶段面临的问题及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个体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
  2. 心理发展:青年人的心理机能处于相对稳定的高水平阶段,他们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并且进入人生最佳时期。
  3. 社会性发展:青年人的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发展更为成熟。青年人人生观的稳定和成熟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观的发展和成熟上。

(二)问题

  1. 婚恋问题:主要表现为闪婚、闪离。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①对青年进行婚恋观的教育和引导;②为青年提供婚恋育儿的咨询和辅导。
  2. 性别歧视: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宏观方面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平等就业机制。
    ②加强宣传,加大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法律保障的宣传力度。
    ③在微观层面为女性开设自强小组,帮助女性认识到性别歧视的社会原因,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3. 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①帮助青年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求职择业;②推动政府不断完善就业的服务体系;③帮助在就业中受挫的青年宣泄负面情绪。

六、中年阶段

---- 考情分析 ----
考查年份:2017年,2019年。一般会出1道单选题。 主要考查的方向:中年阶段的主要特征;②中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社会工作者的干预措施。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中年阶段是个体各种生理机能发生不断变化的时期。经历更年期(女性50岁左右,男性更晚些),更年期个体容易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
  2. 心理发展:在中年阶段,个体的认知发展错综复杂。流体智力在青年期达到顶峰,20多岁时开始下降,而晶体智力在中年期则一直稳定增长,这一增长趋势甚至会延续到生命的尾声。
  3. 社会性发展:在中年阶段:①中年人的情感趋于深沉稳定,性格也完全定型,意志成熟坚毅,情感控制能力加强,道德感和理智感上升;②婚姻中责任感已经超越情感,婚姻更加务实;③处于事业成败的关键期。

(二)问题

1. 早衰综合征

中年人早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工作压力大。中年人作为工作中的骨干,承担了主要的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
  • 家庭负担重。中年人在家庭生活中既要扮演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扮演父亲或母亲的角色,还要扮演儿子或女儿的角色,多重角色的转换常使他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应。
  • 不良的生活习惯。中年人普遍忙于加班或应酬,不良的生活方式致使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些老年疾病低龄化,成为影响中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

社会工作者在预防中年人早衰上可以采取以下干预措施:

  • 在社区层面,动员社区的力量,坚持为中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身检查。
  • 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为中年人组建各种运动小组,增强其运动兴趣。
  • 帮助中年人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2. 更年期综合征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在生理层面,普及更年期健康知识,协调、整合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服务。
  • 在心理层面,运用个案工作或小组工作的方法对更年期女性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进行疏导。
  • 在社会层面,整合社会力量帮助中年人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为他们营造舒心的工作生活环境,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3. 婚外恋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对于有婚姻困扰的中年人,社会工作者要引导中年人重新审视婚姻。
  • 对于那些已经卷入婚外恋的中年人,社会工作者可用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一对一的真诚帮助。

4. 家庭暴力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

  • 个别辅导。
  • 小组辅导。
  • 在社区层面,组织和发动居民关注本社区的家庭暴力问题,建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

七、老年阶段 ★★

---- 考情分析 ----
考查年份:2016~2018年,2021年。本考点属于常考点,一般会出1道单选题或1道多选题。 主要考查方向:①老年阶段的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特征;②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一)主要特征

  1. 生理发展:在老年阶段,个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发生较大退化,如骨质疏松、记忆力下降等。各种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
  2. 心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人的思维呈衰退趋势,但又具有较大的平衡性:①思维的速度、灵活程度等衰退得较快;②与知识、文化、经济相联系的思维衰退较慢,老年期仍有创造性思维。
  3. 社会性发展:老年人原来较为活跃的社会角色逐渐消退,角色的变化会使老年人产生失落感,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

(二)问题

1. 失智和失能

  • 老年人失智是一种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典型的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短期记忆力差,而长期记忆在发病初期受到的影响不大。老年人认知功能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
  • 老年人失能是指因老年人日常生活操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减弱,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照顾,而需要由其他人协助完成的情况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

  • 以预防为主(增强心理素质、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健等)。
  • 对于已经出现失智和失能问题的老年人要联系有关的机构,为其提供日常生活照顾服务。

2. 精神健康

老年人在精神健康层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抑郁和自杀问题。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 对于老年人抑郁问题,日常中给予他们关心和情感支持,改变他们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情绪;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展缅怀往事疗法和人生回顾疗法。
  • 建立老年人自杀危险因素的评估体系和老年人自杀的危机干预机制。对于那些遭受了生活重大变故和创伤(亲人亡故、婚姻破裂、身患重病、子女虐待等)的老年人,要及时进行危机干预。即社会工作者要使对方把内心的情绪、自杀的想法和冲动都表达出来,必要时对导致极端行为的外部因素予以干预。

3. 死亡问题

死亡问题是导致老年人内心焦虑和恐惧的根源,是老年人面临的最大危机。一方面,老年人自身回避死亡问题,否定真实情感;另一方面,老年人要面对亲人特别是配偶的死亡问题,他们会感到孤独、抑郁,丧失对生活的信心。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丧偶与哀伤辅导。帮助老年人处理悲伤情绪,开始正常生活。
  • 帮助老年人形成对死亡的理性认识,积极应对死亡。
  • 为老年人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服务包括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4. 老年歧视和被虐待

社会工作者干预措施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 改变当下流行的评判老年人的标准,倡导尊重老年人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
  • 给予老年人公平的发展机会和继续参与社会的权利,更多地满足老年人心理和精神需求。
  •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树立尊老爱老、关心老人等良好社会风气。
  • 帮助老年人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适时调整角色行为,积极适应变化。

评论